财神的起源颇为难考,所祭祀的神明也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财神,一般认为有所谓“正财神”赵公明,“文财神”比干、范蠡,“武财神”关羽,“偏财神”五路神、利市仙官,“准财神”刘海蟾。这些财神,又可分为文财神和武财神两大类,最为人们熟知的财神,则是“正财神”赵公明。
一、 赵公明——专司人间财富之神
世人奉祀的财神,影响最大的当推赵公明。据《三教搜神大全》载,赵公明神异多能,变化无穷,能够驱雷役电,唤雨呼风,降瘟剪疟,保命解灾。故人称“元帅之功莫大焉”。反买卖求财,只要对赵公明祈祷,便无不称心如意,故而
民间奉其为财神。旧时年画中,赵公明的形象多为头戴铁冠,手持宝鞭,黑面浓须,身跨黑虎,面目狰狞,因此人们又称其为武财神。
民间关于赵公明的传说,由来已久。早在晋代年间,干宝《搜神记》中,赵公明为专取人性命的冥神之一。东晋时期,陶弘景《真诰》中记述,赵公明为致人疾病的瘟神。隋唐时期,《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载,隋文帝开皇十一年六月,有五力士在空中出现,分别身披青、红、白、黑、黄五色袍,各手执一物:一人执杓子和罐子、一人执皮袋和剑、一人执锤、一人执扇、一人执火壶。文帝问太史居仁:“他们是何方神圣?主管哪些灾福?”张居仁奏曰:“他们乃五方力士,在天上作为五鬼,在人间为五位瘟神: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秋瘟赵公明、冬瘟钟士贵、总管中瘟史文业,主管世间瘟疫。此乃天地运行时所产生的疾病。”文帝问:“怎么才能制止而使世人免受瘟疫呢?”张居仁答曰:“瘟疫是上天降临的疾病,无法制止”。于是那年许多百姓死于瘟疫。是时,文帝下令立祠,于六月二十七日诏封五方力士为将军。
赵公明的瘟鬼性格到了《列仙全传》中就更为具体了,只是他又从五方瘟鬼之一变成了八部鬼帅之一:元明时有八部鬼帅,各领鬼兵亿万数,周行于人间。刘元达领鬼兵施杂病,张伯元领鬼行瘟疫,赵公明领鬼施人间以痢疾,钟子季(钟士贵)施人间以疮肿,史文业行寒疾,范巨卿行酸瘠,姚公行五毒,李公仲行狂魅赤眼,给人间降下许多灾祸疾病,夺走了万民性命,枉夭无数。
直到《封神演义》问世,赵公明才不再像昔日那样浑身充满邪气、鬼气和瘟气。姜太公奉元始天尊之命按玉符金册封神,封赵公明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职责是专司金银财宝,迎祥纳福。从此,赵公明开始掌管天下财富,做了财神爷。赵公明司财,能使人宜利和合,发家致富,这正符合世人求财的愿望,所以民间广泛敬祀赵公明,而他原来作为冥神、瘟神、鬼帅的面目被日渐淡忘了。民间所供财神赵公明皆顶盔披甲,着战袍,执鞭,黑面浓须,形象威猛。周围常附之聚宝盆、大元宝、宝珠、珊瑚之类,更加强了财源茂盛的效果。
二、 比干——公正无心的纣王叔
旧时财神有文武之分,崇文尚武的人家各有所司。尚文的人家供奉文财神,尚武的人家敬祀武财神,文武之道虽不同,却都各有财发。除了武财神赵公明外,还有文财神比干。民间年画中,比干的神像为文官打扮,头戴宰相纱帽,五绺长须,手捧如意,身着蟒袍,足登元宝。文财神的打扮与天官相似,二者的区别就是:天官神志慈祥,笑容满面;而文财神比干的神像面目严肃,脸庞清烁。
据历史记载,比干是殷纣王的叔父,是一位忠义之臣。时殷纣王暴虐无道,荒淫失政。据<<封神演义>>载:纣王听信妲己妖言,制造酷刑,杀戮谏臣。虽有商容、比干等大臣直谏,纣王终不悔悟。鹿台完工后,纣王听信妲己谎言,欲会见仙姬、仙子。妲己心生一计,于十五日夜请轩辕坟内众妖狐变成仙子、神仙、仙姬来鹿台赴宴,享受天子九龙宴席,迷惑纣王。席上,狐狸骚臭难闻。功夫浅薄的妖狐竟露出了尾巴。宴席上的纣王叔比干看得十分真切,宴后将此情告知武成王黄飞虎。经查,众妖狐都是轩辕坟内的狐狸精。比干便与黄飞虎领兵堵塞妖狐洞穴,放火将狐狸尽行烧死。比干还拣未烧焦的狐狸皮制成一件袄袍,严冬时献于纣王,以惑妲己之心,使其不能安与君前。妲己见袄袍尽是其子孙皮毛制成,心如刀割,深恨比干,誓挖其心。
一日,纣王正与妲己以及新纳妖妇喜媚共进早餐,忽见妲己口吐鲜血,昏迷不醒。喜媚道是妲己旧病复发,须玲珑心一片煎汤救治,并推算说惟亚相比干是玲珑七窍之心。纣王急向比干索其心。比干怒奏曰:“心者,一身之主,隐于肺内,坐六叶两耳之中,百恶无侵,一侵即死。心正,手足正;心不正,则手足不正。心乃万物之灵苗,四象变化之根本。吾心有伤,岂有生路!老臣虽死不息,只是社稷丘墟,贤能尽绝。今昏君听新纳妖妇之言,赐吾摘心之祸,只怕比干在,江山在,比干亡,社稷亡!”纣王怒道:“君叫臣死,不死不忠。台上毁君,有污臣节,如不从命,武士拿剑去取心来!”比干破口大骂妲己,望太庙大拜八拜后,接剑自剖其腹,摘心掷于地,走出五门,上马而去。
先是姜子牙离开朝歌时,曾去相府辞行,见比干气色晦暗,知其日后必有大难,便送比干一张神符,叮嘱在危急时化灰冲服,可保无虞。比干入朝前知己必难,便服饮姜子牙所留符水,故在剖心后能不流血而前行。后传说,比干因服了姜子牙灵丹妙药并未死去,而是来到民间广散财宝。比干生性耿直忠证,公正无私,心被挖空后成
了无心之人,正是因为无心无向,办事公道,所以被后人奉为财神。当时传说在比干荫佑下做买卖的人,无偏无向,公平交易,互不坑骗,所以比干广为世人所传颂和敬奉。
三、 范蠡——生财有道的陶朱公
范蠡也是一位文财神。他是春秋战国之际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谋略家,同时也是一位生财有道的大商家。
范蠡,字少伯,天资聪颖,少年时便有独虑之明。后被越王勾践拜为士大夫。越国兵败于吴国,范蠡与越王一同去屈事吴王夫差。回国后又辅佐越王富国强兵,终于打败了吴国。灭吴之后,越国君臣设宴庆功,群臣皆乐,唯独勾践面无喜色。范蠡察此微末,立识大端:越王为争国土,不惜群臣之死,而今如愿以偿,便不想归功于臣下。于是,范蠡毅然向越王辞官隐退,带领家属随从,架扁舟,泛东海,来到齐国。
范蠡父子在齐国海边耕种土地,勤奋治产不久,就积累家产数十万金。齐人闻其贤,请为其相。范蠡叹息:“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致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于是,它归还了相印,将钱财尽分给了朋友和乡邻,只带上最贵重的物品,暗自离开齐都,悄悄来到陶地。范蠡认为,陶地处天下之中,为交易的必通要道,由此可以致富,以为后半生的保证,自此居住下来自称陶朱公。(“陶”,指陶地,或说隐语“逃”;“朱”,一说为富翁的象征,或说寓己曾做高官;“公”,一说是对尊长,平辈的敬称,或说寓己曾做为公爵)。范蠡父子靠种地、养牲畜,做生意又积累了数万家财,成为陶地的大富翁,后又两家分财于百姓,天下人都赞美陶朱公,拜其为财神。
陶朱公的经营智慧历来为民间所敬仰,于是有许多经营致富术托与陶朱公名下。如《经商十八忌》:生意要勤快,切忌懒惰;价格要订明,切忌含糊;用度要节俭,切忌奢华;赊账要认人,切忌滥出;货物要面验,切忌滥入;出入要谨慎,切忌潦草;用人要方正,切忌歪邪;优劣要细分,切忌混淆;货物要修整,切忌散漫;期限要约定,切忌马虎;买卖要适时,切忌拖误;钱财要明慎,切忌糊涂;临事要尽责,切忌妄托;账目要稽查,切忌懒怠;接纳要谦和,切忌暴躁;立心要安静,切忌粗糙;说话要规矩,切忌浮躁……十八忌多是为商家经验之谈,托名陶朱公,由此可见,他作为财神在民间商人心目中的智慧形象。范蠡一生艰苦创业,积金数万;善于经营,善于理财,又能广散钱财,故称其为文财神也..就理所当然了。
四、关羽——忠诚信义为本的关公
关公即关羽,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近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把关公作为全能保护神、行业神和财神,《民间新年神像图画展览会》的作者说:“关公被人视为武神、财神及保护商贾之神。人遇有争执时,求彼之明见决断。旱时人们又向彼求雨,又可求病人药方,被人视为驱逐恶鬼凶神之最有力者”。
据徐道《历代神仙通鉴》记载的一种传说:关公的前生本是“解梁老龙”,汉恒帝时,河东连年大旱,老龙怜众心切,是夜遂兴云雾,汲黄河水施降。玉帝见老龙有违天命,擅取封水,令天曹以法剑斩之,掷头于地。解县僧普静,在溪边发现龙首,即提到庐中置合缸内,为诵经咒九日,闻缸中有声,启视空无一物,而溪东解梁平村宝池里关毅家已有婴儿落地,乳名寿,幼从师学,取名长生,后自名羽,字云长。据《三国演义》载,关羽因原籍恶豪倚势凌人,遂杀恶豪后奔走江湖。东汉末年,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誓共生死,同起义兵,争雄天下。建安五年,曹操出兵大败刘备。刘备投靠袁绍。曹操擒住了关羽,看中关羽为人忠义,拜为偏将军。后曹操察觉关羽心神无久留之意,便用大量金银珠宝、高官、美女来收买,但关羽丝毫不为钱财名利所动。当关羽得知刘备在袁绍处,立即封金挂印,过五关斩六将去寻刘备。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封关羽为五虎大将之首将。曹操得知大怒,与司马懿设计,联合孙权共取荆州。刘备拜关羽为“前将军”,都督荆襄郡事,令取樊城。关羽分荆州之兵攻取樊城,不幸中吕蒙计,痛失荆州,夜走麦城,兵败被擒,不屈而亡。《三国演义》后又记载:关羽遇难后,阴魂不散,荡荡悠悠,直到荆州当阳县玉泉山上空大呼:“还我头来!”山上老僧普静闻曰:“昔非今是,一切休论……今将军为吕蒙所害,大呼‘还我头来’,然则颜梁、文丑(皆被关羽所杀)
等众人之头,又向谁索?”关羽恍然大悟,遂皈依佛门。
关羽一生忠义勇武,坚贞不二,为佛、道、儒三门崇信。明清时代,关羽极显,有“武王”、“武圣人”之尊,由此关羽被世人附会成具有司命禄,估科举,治病除灾,驱邪避恶等“全能”法力,民间各行各业对“万能之神”关帝顶礼膜拜。人们之所以奉关公为财神,是大概是因为关羽不为金银财宝所动,与一些世间贪利妄义之徒
形成鲜明的对比。世人尤其是商贾们都敬佩关公的忠诚和信义,希望关公作为他们发财致富的守护神,另外,人们希望商贾坚守诚信进行交易,把关公奉为公正人,来维护传统的道德秩序。
五、五路神及利市仙官——招财进宝的偏财神
文武财神是民间所谓的正财神,在正财神之外,还有偏财神,这是就财神所在的神像位置而言的。民间的偏财神经常是指被称为“五路神”的财神。在《封神演义》中,五路财神指的是赵公元帅、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和利市仙官姚少司。“五路神”又指路头、行神。清人姚富君说:“五路神俗称财神,其实即五祀门行中之神,出门五路皆得财也。”其中的五路是指东西南北中五方,意为出门有五路神保佑可以得好运,发大财。五路财神都是吉祥神,也是民间吉庆年画中常见的形象,他们深受人们的爱戴和崇拜。每年正月初五是五路财神的生日。这天天刚放亮,城乡各位都可听到一阵阵鞭炮声。为了抢先接到财神,商家多是初四晚举行迎神仪式,准备好果品、糕点及猪头等祭祀用品,请财神喝酒。届时,主人手持香烛,分别到东南西北中五方财神堂接财神,五位财神接齐后,挂起财神纸马,点燃香烛,众人顶礼膜拜,拜罢,将财神纸马焚化。
到了初五凌晨,人们抢先打开大门,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聚在一起吃路头酒,直吃到天亮开门营业,据说可保一年“生意兴隆,财源茂盛”。清代蔡云《吴觎》中有生动描述: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抢路头。所谓“抢路头”即抢接五路财神,人们个个争早放头通鞭炮,以此祈盼发家致富。
在民间所供财神中,不管是赵公元帅,还是赐福天官,身边总要配以利市仙官(五路神之一),因此,利市仙官可说是地地道道的偏财神。有关利市仙官的来历,在《封神演义》中有记载:利市仙官本名姚少司,是大财神赵公明的徒弟,后被姜子牙封为迎祥纳福之神。所谓“利市”包含三重含义:一是指做买卖时得到的利润;二是指吉利和运气;三是指喜庆或节日的喜钱如压岁钱等。人们信奉他,是希望得利市财神保佑生活幸福美满,万事如意。到了近代,一到新年,有的人特别是商人,还把利市仙官图贴到门上,并配以招财童子,对联写道:“招财童子至”与“利市仙官来”,隐喻财源广进、吉祥如意。
六、刘海蟾——撒钱济贫的准财神
在中国民间信仰的众多财神中,有一类只能算作是准财神,意为未得财神封号,但由于此神能为人们带来一定的财运,承担了一部分财神的职责,于是人们就将其作为财神看待。刘海蟾就是其中最具代表的一位准财神。
刘海
蟾,原名刘海,五代时人,籍燕山(今北京),曾为辽朝进士,后为丞相辅佐燕主刘宗光。此人素习“黄老之学”。
《历代神仙通鉴》中有云:一日,有自称正阳子(吕洞宾)的道士来见,刘海以礼相待,道士为其演习“清净无为之示,金液还丹之要”!索积蛋十枚,金钱十枚,以一钱间隔一蛋,高高叠起成塔状。刘海惊道:“太险!”道士答道:“居荣禄,履忧患,丞相之危更甚于此!”刘海顿悟。后解去相印,改名刘玄英,道号“海蟾子”,拜吕洞宾为师,得到成仙,云游于终南山、太华山之间。元世祖忽必烈封其为“海蟾明悟弘道真君”,武宗皇帝加封“海蟾明悟弘道纯佑帝君”。
以此看来,刘海是个悟后弃富的道士,本与财神无缘,刘海成为财神也许是源于他的道号——海蟾子。蟾,即蟾蜍,因此物相貌丑陋,分泌物有剧毒,对人体有害,被列为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之一。又因蟾蜍的分泌物蟾酥有强心、镇痛、止血等作用,又受人们所崇拜。《太平御览》引《玄中记》云:“蟾蜍头生角,得而食之,寿千岁,又能食山精。”当时人们把蟾蜍当成了避五病、镇凶邪、助长生、主富贵的吉祥物,是有灵气的神物。刘海是以“蟾”为道号而闻名,又以“刘海戏金蟾”的传说被抬上了财神的宝座。
刘海戏金蟾出现在大量的民间年画和剪纸中,历代画家也有不少这一题材的佳作传世。在这些作品中,刘海皆是手舞足蹈、喜笑颜开的顽童形象,其头发蓬松,额前垂发,手舞钱串,一只三足大金蟾叼着钱串的另一端,作跳跃状,充满了喜庆、吉祥的财气。刘海所戏金蟾并非一般蟾蜍,而是三足大金蟾,举世罕见。金蟾被看作是一种灵物,古人认为得之可以致富。这是刘海被塑造成财神的主要根据。据说,刘海用计收付了修行多年的金蟾,得道成仙。刘海戏金蟾,金蟾吐金钱。他走到哪里,就把钱撒到哪里,救济了不少穷人,人们尊敬他,感激他,称他为“活神仙”。为此,还修建了刘海庙,把他的故事编成戏剧,到处吟唱。
《易经》上认为:“世间催财、转运、化煞之色有五色较为实用及明显,一为黑;二三为黄、红,四为绿;五为紫。”
风水学认为:黑色乃宇宙万物之本色,是采天地之灵气、集万物之精华、吸收地球磁场与能量最强的颜色,故黑色的催财、聚财效果最为明显。黑色又象征着专注、内敛、高贵和稳重,同时五行认为黑色属水,水是天地万物之本源,利涉大川、润万物而不求回报。黑即为“墨”,故黑色的翡翠称为“墨翠”,是翡翠中的极品之一,古时又称为 “龙石”,是古代帝王将相财富、身份、地位及皇权的一种体现。所以墨翠貔貅是催财、聚财之首选,佩戴其既高雅而不俗气,又能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二三为黄、红色即翡翠中的“翡”色,是翡翠色彩中的又一大色系。红黄色象征滋生万物的阳光和土地,所以倍受人们崇尚。在五行中“土”是用黄色代表的,土乃世间万物之根基,根基乃发展之本。同时黄色又与黄金同色,所以黄色象征着财富与权威、富贵与辉煌。而红色自古以来就被华夏民族视为喜庆、成功、忠勇和正义的象征,尤其认为红色有驱邪护身的作用,在中国南北民俗中,都有在本命年挂红避邪躲灾的传统。所以佩戴翡色貔貅在给人带来好运的同时,也可起到化煞、避邪的作用。
四为绿色即翡翠中的“翠”色,俗话说“点翠值千金”,绿色是翡翠中最高档、最具商业和收藏价值的颜色。绿色乃大自然之本色,代表着青春与活力、和谐与自然,象征着无限的生机与魅力。在中国古代的五行学中,绿色属木,“木”象征着节节高升。所以佩戴绿色貔貅不仅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活力与魅力的展现,同时也预示着自己的事业如绿树般节节高升、蒸蒸日上。
五为紫色即翡翠中的“春”色,紫色代表高贵、典雅与神秘,常成为贵族所爱用的颜色,源于古罗马帝国人常用紫色染布仅供贵族使用。在中国风水学里紫色五行属火掌管贵人运,在所有色彩能量中,紫色聚人气、结人缘的功效最强。所以佩戴紫色貔貅不仅象征着高贵、典雅与神秘,同时可吸纳祥瑞之气,正所谓“紫气东来”贵人将至,实乃飞黄腾达、太平盛世之吉象。
翠玺的“五彩貔貅”不仅色彩丰富,而且其雕工及造型也独具特色。其中最具特点的主要有三种:母子貔貅、风水貔貅、霸王貔貅。
母子貔貅:母子同体,可保家道兴旺,家庭和睦,同时亦可增强家庭、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造型为一大一小两只貔貅同雕在一块翡翠毛料上,大的威猛霸气,做伏地状似蓄势待发,小的牙尖嘴利守侯一旁,寓意母子同心同德,人生事业疏而不漏、功守皆备,也代表辈辈如意。
风水貔貅:可用于改善运程,化解煞气。春秋阴阳学家邹衍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化五行、五行衍八卦相互演化而来,人的一生就在这八卦中,每一卦都和五行密不可分,如果命中缺少五行中任一元素时就会导致阴阳不调,轻者会出现脾气暴躁,或孤僻异常,严重的将影响到家庭、事业的稳固。这时有很多种做法可以改变其运程,如搬家、请得道高僧做法等,但这些方法又因种种原因很难操作。通常这时候就可以请一些法器来改变运程,而很多法器都具有针对性比较片面,只有貔貅是吸纳五行、调节阴阳的最有效法器,因此自古至今风水貔貅被尊为转运、化煞的神兽,是名商大贾的酷爱之物。香港富豪李嘉诚先生便十分喜爱收藏各类貔貅,尤其风水貔貅更是厚爱有加,据说原因是当年李嘉诚的长江实业集团欲收购北京粮贸大厦,但该大厦在此之前是年年亏损,李嘉诚在举棋不定时请来了风水大师,大师看后说该大厦的建筑风水是“镰刀刹” 用风水貔貅可转运、化煞,于是李嘉诚在收购该大厦后便摆上了风水貔貅,从此年年赢利,李嘉诚先生也因此和风水貔貅结下了不解之缘。
霸王貔貅:相传,汉高祖刘邦打下天下之后,当时国库空虚,人说刘邦本无命称帝,吕后娘娘便命人请来两只霸王貔貅,一只口衔灵芝如意放在尚书房为刘邦镇守江山,一只背负铜钱放在国库为汉室稳固基业,以补刘邦命理不足,因此刘邦才得以建立汉代四百年基业,刘邦死后便封这两只霸王貔貅为“帝宝”,从此霸王貔貅便成了貔貅家族中的王者。霸王貔貅其造型多为头横身正,口衔灵芝如意或背负铜钱,头横代表人无横财不富,主旺偏财,行枭雄之道即霸道;身正寓意江山永固、事业顺利,主望正财,行千古帝王之道。同时旺正偏两财即同时行王道霸道,口衔灵芝如意寓意天随人愿、事事顺心如意,背负铜钱寓意腰缠万贯、辈辈运财。由此可见霸王貔貅是貔貅家族中最具霸气、王气的一种造型。
龙之九子
2012-02-05
1、赑屃(bi,xi):形似龟,好负重。一冲在各地的宫殿、祠堂、陵墓中均可见到其背负石碑的样子。在龙子的各类说法中赑屃一般都排在九子之首。
2、螭吻(chi,wen):喜欢东张西望,经常被安排在建筑物的屋脊上,做张口吞脊状,并有一剑以固定之。
3、蒲牢(pu,lao):有摇滚气质,爱好音乐,也爱吼叫。古代乐器编钟顶上就用它来装饰,寺庙大钟上的钟钮上也可见到他的身影。
4、狴犴(bi,an):掌管刑狱。常被装饰在死囚牢的门楣上,因其形状似虎,所以民间又有虎头牢的说法。
5、狻猊(suan,ni):身有佛性,喜好香火,于香炉盖上可见。而且狻猊还是文殊菩萨的座骑,在供奉文殊菩萨的寺庙中均可见到。在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上还建有供奉狻猊的庙宇。因狻猊为龙的五子,所以庙名为五爷庙,在当地影响颇大。一冲曾游过此庙,香火极为旺盛。
6、饕餮(hao,tie):美食主义者,性贪吃。夏商时期出土的青铜器上经常可见饕餮纹,为有首无身的狰狞怪兽。
7、睚眦(ya,zi):性情凶残易怒,喜欢争杀。民间成语"睚眦必报"所讲即为此物。通常在一些武器的柄上,或是尾端的环上上面可以见其雕像,以加强杀气。
8、淑图(shu,tu):形似螺蚌,性情温顺,有点自闭症。所以将他安排在门上衔着门环,免得宵小光顾。
9、貔貅(pi,xiu):在南方及东南亚一带都称其为龙的第九子,大嘴无肛,只进不出,深为赌徒所喜。澳门赌场便摆了一只玉貔貅,予意嘴大吃四方,只挣不赔。
竹节
2012-02-04
在中国文化中:竹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凌霜傲雨,有“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梅松竹”岁寒三友之一等美称。且竹子有十德:竹身形挺直,宁折不弯,曰正直;竹虽有竹节,却不止步,曰奋进;竹外直中通,襟怀若谷,曰虚怀;竹有花深埋,素面朝天,曰质朴;竹一生一花,死亦无悔,曰奉献;玉竹临风,顶天立地,曰卓尔;竹虽曰卓尔,却不似松,曰善群;竹质地犹石,方可成器,曰性坚。竹化作符节,苏武秉持,曰操守;竹载文传世,任劳任怨,曰担。
竹子是中国的传统题材岁寒三友之一,寓意高尚的人格象征,多来表示清廉和坚韧不拔的品质。由于竹子具有“生生不息”之规律、“宁折不弯”之豪气和“中通外直”之度量,美化自然而和谐,性质朴而淳厚,品清奇而典雅,形文静而怡然,因而升华到一个最优雅的品位,成了一种为人崇尚的精神。而事业成功者社会中的精英,多是具备这种性格,也代表了人们心中所向往的前景,所以松,竹,梅慢慢的演变成传统的图案,出现在各类寓意吉祥的物品上。在翡翠的玉雕中竹节还有另外一种寓意,翡翠竹节寓意节节高升,是的佩戴者能够官运亨通步步高升,竹子题材的翡翠玉器,还有有竹报平安、天长地久等寓意。竹字,是图画文字,《说文解字》有“竹、冬生草象形,下垂菩箬也。”菩箬就是竹叶。竹字是由两个象形竹叶的“个”字组成。两“个”不分离,象征团结,象征爱情坚贞。
竹节直上生长,灵性非凡,势不可挡,寓意要成事者必须目标明确,勇往直前。竹四季常青,有节,空心,常青寓意充满生机和活力,生命力顽强。有节寓意有节气,空心寓意虚心。
苏东坡有首诗:“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于潜僧绿筠轩》)。这诗通常被提炼为: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不吃肉,时间长了,人会消瘦,而且,“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即是说人瘦了,慢慢调理,终有恢复的一天,而人一旦沾上俗气就无可救药了。
竹是高尚气节、谦虚胸怀的象征,叶剑英元帅曾写诗赞竹:“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竹有节,且节节向上,又预示天天向上,一年更比一年强。
傅庞如《咏竹》“破土凌云节节高,寒驱三九领风骚。不流斑竹多情泪,甘为春山化雪涛。” 竹,秀逸有神韵,纤细柔美,长青不败,象征青春永驻,年轻美丽。竹子潇洒挺拔、清丽俊逸,像谦谦君子,风度翩翩。竹子外直内空,能承受很强的弹力,像正直刚强,不为恶势所屈的志士。故竹子有“君子”的美誉。竹的特质弯而不折,折而不断,象征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竹节必露,竹梢拔高,比喻高风亮节,生而有节,视为气节高尚的象征。
唐张九龄咏竹,称“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和黄门卢侍郎咏竹》)。元杨载《题墨竹》:“风味既淡泊,颜色不斌媚。孤生崖谷间,有此凌云气。”竹子外直内空,生而有节,有向上攀登的意愿,比喻虚怀若谷,高风亮节。拥有竹子品质的人,事业也会节节高升。
蟾宫折桂
2012-02-04
玉雕蟾宫折桂,翡翠蟾宫折桂寓意, “蟾宫折桂”,亦称“蟾宫桂兔”。图案以“蟾蜍”、“桂树”及“玉兔”等构成月中仙境。《淮南子》:“日中有踆乌,月中有蟾蜍。”《后汉书.天文志》注:“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娥窃之以奔月……,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故称月为蟾宫,称月光为“蟾光”。神话传说中嫦娥偷食了丈夫的仙药,飞到月宫,变成了蟾蜍。八月桂花遍地开,故八月又有“桂月”之称。《淮南子》:“月中有桂树。” 蟾宫折桂,即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
“月缺霜浓细蕊干,此花元属玉堂仙。鹫峰子落惊前夜,蟾窟枝空记昔年。破裓山僧怜耿介,练裙溪女斗清妍。愿公采撷纫幽佩,莫遣孤芳老涧边。”苏轼将五子登科的传说与典故融而为一来说当年登科之事,即所谓蟾宫折桂转用为“蟾窟枝空”。
在翡翠雕刻题材中通常将原来童子的形象换为金蟾。此组翠雕图案表现出人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才华能够有朝一日成为人上人的思想。
福瓜
2012-02-04
“福”是每个人都在追求的,在中国人心目中,它被演绎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福是每个家庭最美好的期望,现在人对福的理解是“幸福”。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中国的老百姓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企盼福气的到来。一个“福”字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在华夏五千年灿烂文明中,福文化与玉石文化兼容并蓄,一脉相承。
《礼记·郊特性》:“陶匏以象征天地性。”《诗经·大雅续篇》:“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瓞指小瓜,沮和漆是水名。谓周的祖先,像瓜瓞的岁岁相继一样,历传到太王子才奠定了王业的基础。后用以祝颂子孙昌盛之词。因“瓞”与“蝶”同音,且瓜多子,民间常以蝴蝶和瓜,配以花卉,组成瓜瓞绵绵的图案。
此款翡翠饰品是天然A货玻璃种翡翠福瓜吊坠,它质地致密,水头超好,细腻通透,琢工精致,造型优美,是一件清新明快的精品佳作。用料系优质缅甸翡翠,亮丽雅致,沁人心脾。福瓜,因其多子,寓意多福,因其形瘦,寓意长寿,故称“福寿瓜”。福瓜上伏着一只瑞兽,寓意福禄寿。
这件翡翠吊坠绿色自然艳丽,色调明亮,设计师采用了古今结合的设计理念,福瓜是传统的造型,采用现代的镶嵌工艺,使得玉雕作品既有历史感又有现代气息,厚重而不落后,现代而不流俗。瓜体挺拔鲜嫩,仿佛饱含甘甜汁液,枝蔓盘旋灵动,俨然还在努力生长,瓜蒂更是超级逼真,娇嫩欲滴,可爱至极,瓜形优美,曲线玲珑。翡翠色泽莹润,绿色盎然,即高贵大气又沉稳低调,精湛的雕工更是无可挑剔,四周的钻石镶嵌点缀如众星捧月般完全将翡翠本身雍容华贵的气质展现出来。
瓜果题材的翡翠坠饰象征着对太平盛世的期盼,多用于岁首祝颂吉祥,预兆好运,万事吉祥。雕有福瓜的图案,如果是冬瓜,即寓意“福如东海”,雕为南瓜,即寓意“寿比南山”。福瓜为藤本植物,藤蔓绵延,结果累累,籽粒繁多,比喻子孙延绵不断。所以福瓜有多子多福的寓意。
自古就有戴玉可以“养身”的说法,而且更能体现一个人的品位。翡翠玉可以保平安,消灾解难,远离祸害,祈求平安快乐。福瓜也常常和如意搭配,取福瓜的“福”,幸福的意思,寓意幸福如意,表达人们追求幸福如意的生活。人们佩戴一件极品翡翠福瓜吊坠,大多寄托着向往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寿星公即南极仙翁,福禄寿三星公之一。中国古有“人贵有寿,而后能享诸福”之说,可见寿这一福排在五福之首。神话中执掌寿命大权的是寿星,因此千百年来受到了人们的顶礼膜拜。用翡翠寿星玉佩送老人,是祝愿老人健康长寿的最佳礼品之一。
寿星面容和蔼可亲,精神抖擞,福态高突的额头雕成寿桃状,寿星鹤发童颜,胡须飘飘。寿星额头一抹翠色,也称鸿福齐天,平步青云,福寿齐天等。寿星是人间寿命之神,寿星献寿桃,更添吉祥,寓意健康长寿,吉祥如意,亦可送给长辈,送去您幸福美好的祝福。
作品为红绿二色,绿色较淡。立体雕寿星老人,长鬓短发,着长袍,袖似迎风,左手托桃,右手策杖,杖上端系一葫芦。
明清工艺品中常有寿星老人的形象,或与其他人物共存,或单独成像,用于陈设,含长寿之意。寿星老人像常被作为礼品用于馈赠。
寿星公的由来
我们经常尊称年纪很大的老人为(老)寿星。不过许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寿星”这个词是怎么来的。
其实,寿星最初是星的名字,至于其具体所指,历史上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寿星是指二十八宿中东方苍龙七宿中头二宿,即角、亢二宿,因其列众星之长,所以主长寿。另一说寿星为西宫的南极老人星,南极老人星最初为掌国运兴衰、国命长短的神灵。唐人张守节则认为老人星既主国家命运,也就能主君王之寿命长短。再后来,老人星的职司进一步扩大,由专司君王寿命扩大到掌管天下人寿命,寿星也逐步变为一位人人崇拜的世俗神灵。
民间奉祀寿星的活动始于周期;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曾专门在长安附近杜县建寿星祠,供奉南极老人星;东汉时,寿星之祭被列入国家祀典。到明初,寿星之祠祀被废,变为各家各户供奉寿星。
在唐朝时,寿星还仍然是星名,杜甫在其《覃山人隐居》、李白在其《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中亦分别有句云:“南极老人自有星,北山移文谁勒铭”,“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
到了宋朝时,“寿星”一词已有星名、神仙名、高寿者代称三种语义。如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北宋晁无咎在其《寿星明》一词中所提及的“寿星”、“老人星”即为星名。而他在其《醉蓬莱》一词中所言及的“寿星”则明显地是指寿星神了。而在宋人王之望的词《减字木兰花·恭人生日》中,“寿星”一词已带有鲜明的贺人高寿的意味。
现在人们在一些传统小说、戏曲、传奇、壁画及民间美术作品(如年画《寿星图》)中所看到的寿星形象一般为一位白发长须、慈眉善目、额部隆起、一手拄着龙头杖、一手托着个大寿桃的老翁。其实,寿星最初是不拄拐杖的。寿星之所以会拄龙头拐杖是因为在东汉时,每到仲秋之月,“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杖,哺之靡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王杖 [ 长 ]者九尺,端以鸠为饰,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是月也,祀老人星于国都南郊老人庙。”(见《后汉书·礼仪志》)由于当时祭祀寿星与敬老授杖活动结合在了一起,久而久之,寿星也就“入乡随俗”、拄上龙头拐杖了。南宋时的寿星形象已是“扶杖立”、“杖过于人之首,且诘曲有奇相”。
明朝时,寿星头长身短的形象特征逐渐突出,如明人吴承恩在《西游记》一书中所描绘的寿星形象即为“手捧灵芝飞蔼绣,长头大耳短身躯。”
近代以来,寿星的形象变得更具喜庆色彩、更受百姓喜爱。尤其是他那又长又大、特别突出的额头(民间称之“寿星头”),更是极具特色。
三脚金蟾
2012-02-02
“凤凰非梧桐不栖,金蟾非财地不居”,三脚金蟾所居之地,都是聚财之宝地,宅内摆放金蟾,有吸财、吐财、聚财、镇财的作用,是经商最好最能旺财运的吉祥物。
三足金蟾者三腿的蛤蟆被称为“蟾”,传说它能口吐金钱,是旺财之物。古代有刘海修道,用计收服金蟾以成仙,后来民间便流传“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的传说。释义:“吕洞宾弟子刘海功力高深,喜欢周游四海,降魔伏妖,布施造福人世。一日,他降服了长年危害百姓的金蟾妖精,在过程中金蟾受伤断其一脚,所以日后只余三脚。自此金蟾臣服于刘海门下,为求将功赎罪,金蟾使出绝活咬进金银财宝,助刘海造福世人,帮助穷人,发散钱财。人们奇之,称其为招财蟾。”
传统寓意纹样。“刘海戏金蟾”的典故出自道教,由传说的辟谷轻身的人物附会而成。纹样一般系一蓬发少年以连钱为绳,戏钓金蟾构成。金蟾是一只三足青蛙,古时认为得之可致富。寓意财源兴旺,幸福美好。 清人翟《通俗篇》记载:“《湖广通志》云:刘元英号海蟾子,广陵人。事燕王刘守光为相。一旦有道人谒,索鸡子十枚,金钱十枚置几上,累卵如钱,如浮图。海蟾惊叹曰:‘危哉!’道人曰:‘人居荣乐之场,其危有甚如此者。’尽掷之而去。海蟾子由是大悟,易服从道人游历名山,所至有以遗迹。宋初与潭州寿宁观题诗,乃自写真与旁,此即今刘海洒金钱之所托。”
刘海蟾出家时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而在许多文学艺术作品中他却总是个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孩童形象。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起源于清代康熙年间一则故事,说的是苏州亦贝姓财主家,一天,门前来了一位少年,自名曰“阿宝”,说是前来做仆人的。正月十五元宵夜,他抱小主人上街观灯,过了大半夜才回来,急坏了主人。询问后得知:阿宝嫌苏州灯不好看,到福州去了一趟,主人不信,心想:两三时辰,数千里地怎可打来回。但小主人学说的地方和场景确实是福建,并且手里拿的鲜荔枝也是福建所产。又过了几个月阿宝从主人家水井中钓出来一直三足蟾,以彩绳拴了,肩负而去。大家才明白,这个小阿宝原来是仙人刘海蟾所化。从此以后,少年阿宝便成了后世图画中的刘海蟾形象了。
在我国的民间传说中,金蟾具有催财、旺财的功能。而“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这一题材则象征着持有人财源茂盛、汲取不断。此外,金蟾也是多产多育的象征,所以刘海戏金蟾也有富贵多子的含义。民间百姓特别是明清时期的百姓,不管是皇室高官还是市井斗民,家家敬奉金蟾,要的就是金蟾“吐宝发财,财源广进”的美好寓意。民间甚为流传的俗语“得金蟾者必大富”。放置此物于家居、办公或商铺之中,定然会财运亨通,大富大贵。金蟾的摆放非常讲究,否则会破坏家居风水,一般情况下市早上头朝门外,让它对外咬钱;夜间则头朝门内,让它将今日咬的钱放入保险柜。不同性质的工作,就有不同的摆放位置,如做股票期货的,上午开市是,将金蟾头朝交易屏幕,让它对着电脑咬钱;下午收市时,让它头朝门内正对着主人位置,将今日咬的钱吐给主人。
翡翠鱼
2012-02-02
鱼在民间吉祥图案中,是一个流传极广,又有着传为佳话的装饰形象。鱼纹饰图如石刻、玉雕、彩陶、纺织、刺绣和剪纸等工艺美术作品中,众多的鱼形,其形态生动,造型优美,都成为民间美术中的珍品。鱼跟雁一样,可作为书信的代名词。古人为秘传信息,以绢帛写信而装在鱼腹中。这样以鱼传信称为“鱼传尺素”。唐宋时,显贵达官身皆佩以金制作的信符称“鱼符”,以明贵好。
在古代,鱼不仅仅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食物之—,而且还因此把鱼看成了祥瑞之物。孔丘生子,友人送鲤鱼一对为贺。孔子十分高兴地收下,以为吉祥,便给儿子取名孔鲤,字伯鱼。孟子把鱼和熊掌作为最高贵的美食,留下“鱼,我所欲也”的佳句。元青花鱼藻纹多画鳜鱼,大有“桃花流水鳜鱼肥”的诗情画意。由此可见元人对鱼文化同样喜爱。明以后则多画鲤鱼,表达了人们企盼“鲤鱼跳龙门”的吉祥。我收藏的青花瓷片中有一些同鱼有关的纹饰。如一片上绘一文人,手举一枝桂花,脚踩在鳌龟头上,自然是“独立鳌头折桂图”了。一片画的是鲤鱼跃于波涛之上,口中吐出水泡,水泡中隐约一条小龙飞上天空。大约这就是所谓的“鱼化龙”了。传说鲤鱼跳过龙门便可成龙,比喻幸运和高升,实乃文人对飞黄腾达的一种向往。所以李白在《上韩荆州》一文中说的:“一登龙门则身价十倍”。故“鲤鱼跳龙门”是古代常画的题材。
在传统图案中如“年年大吉”图,是由两条鲶鱼和几个橘子组成,以鲶谐“年”,橘谐音“吉”,表示年年吉祥如意之愿望;鲤鱼,鲤谐音利,鲤鱼常与生意联系在一起,象征生意兴隆。“连年有余”图,是莲花与鲤鱼组成,借莲与“连”、鱼与“余”的谐音,表示对生活优裕,财富有余的观念;“双鱼富贵”图,是以两条鲤鱼与盛开的牡丹花组合,寓意勃勃生机,给人们带来幸福美满,和谐昌盛之意;“双鱼戏珠”图,是用两条鱼、宝珠和浪花相组合,“珠”是财富的象征,浪花比喻财源滚滚来,此图多为商家置于店堂,有生意兴隆,得利丰厚之寓意。“鱼跃龙门”图,以鲤鱼,龙门和浪花相组合。《本草纲目》载:“鲤鱼为诸鱼之长,形状可爱,能神变,常飞跃江湖。”龙门山在河东界,禹凿山断门,阔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每暮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者便化为龙。龙门之下,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以此比喻旧时科举制的考中者,赞其光宗耀祖,前途远大。后来经文人加工改造,则成为比喻人的事业与希望,寓意只要努力奋斗,不懈拼搏,定能获得成功。
在旧的生育崇拜中,由于鱼产卵多多,人们就借鱼来祈求多子多福或借鱼来谋求社会人多势盛。于是,也就产生了用多子的莲蓬、荷花、童子与鲤鱼组合成如“鲤鱼戏莲”、“童子抱鱼”、“鲤鱼撒子”等图案,多用在婚礼和生子的喜庆场合。有人也把形容夫妇恩爱和人对环境的谐调及事业的顺利,比喻为“如鱼得水”。也有把两条神仙鱼(热带鱼的一种)和荷花相组合的图案,称作“神仙伴侣”,寓为人世间夫妻情意绵绵,同根同心;还有把数尾金鱼与池塘、水草相组合,谓之“金玉满堂”,这是以“金鱼”谐音“金玉”,是形容财富极多,也以此誉称家庭富有和有才学的人。
金蝉
2012-02-02
蝉,即知了,一种普通的动物。在中国传统的艺术题材中,蝉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题材,这种题材中的蝉多象征美丽之意,就像古代的很多人名,就常常带蝉字,比如貂蝉。“蝉衫麟带压愁香,偷得莺簧锁金缕”,用“蝉衫麟带”来形容衣服的华丽;用“貂蝉满座”来形容达官贵人等高朋满座,其中貂蝉指帽子上面美丽的饰物。所以在名珠翡翠玉石雕刻艺术作品中,玉蝉是常见的艺术题材,很多即取蝉那美丽的外形以及美好的意义。
关于金蝉有多个寓意:
(1)金蝉的谐音为“金钱”、“进财”,寓意为高洁、清廉,财源广进,富贵缠身,佩戴金蝉可以为来年增添财气,财源也会随着滚滚而来。成对金蝉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寓意为比翼双飞、一鸣惊人、财源广进。
(2)中国古代延续上千年的传统说法,称蝉有先知先觉的含义,寓意知人所不知,觉人所不觉。一般阴阳家和玄学家喜欢用这种说法。
(3)金蝉,金取坚刚,蝉取居高饮洁。古人认为金蝉虽为秋虫,却远离地面,独孤而清傲,不食人间烟火,只饮露水,为高洁的象征,比喻文人墨客高洁的品格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行。
(4)蝉还是智慧的象征,比如成语“金蝉脱壳”等等。蝉经由多次脱壳而成长,故有善于逃脱灾难之寓意。也有解释为在事业上有创新,或善于打破旧框框,跃上新台阶。
(5)蝉的声音独特而又美妙,常常取蝉那独特的声音来寓意。蝉有“蜕变高鸣”的属性,所以,有“得中高第”“一鸣惊人”的说法,意即某人平时不动声色,却可望一夜成名,取得重大成就。
(6)从创业者的角度看,像“金蝉”那样,要忍受黑暗的环境和潮湿的气候,在泥土之中孕育,最终破土而出,长出翅膀跃身大树,翡翠金蝉脱壳,一鸣惊人,鼓励众人在面对各方面的困难和压力前,坚信自己是幼年时期的“蝉”,为了最终理想的实现,要努力奋斗,坚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