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手镯一直是我们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珠宝之一。翡翠手镯的构思设计一般都以吉祥、爱情、祈福为主题;佩戴它,人们相信可以具有吉祥、平安、永恒、幸福、富有以及前程远大、逢凶化吉、遇难呈祥等寓意,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更使之丰富多彩,绚丽多姿。另外翡翠手镯还常常象征统一、和谐、典雅以及女性的温柔。直到今天,一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手镯能保护其佩戴者免于伤害,手镯能够化解各种负面的影响以及给其佩戴者带来福气。例如,佩戴手镯的人在偶发事故中可能发现心爱的手镯损坏,然而自己却未受伤害。另一个有意思的传说是手镯里的好颜色可以传遍整个手镯,但这要看佩戴人的福气如何。在过去,手镯一直是成对制成的,这来自“好事成双”这样的信念,而中国古代亲人相认这类故事更增加了成对手镯的完美色彩。
手镯是古代女性最重要的腕饰
在距今六千年左右的半坡遗址和山东曲阜西夏侯新石器时代遗址等古代遗址中,考古学家均发现了陶环、石镯等古代先民用于装饰手腕的镯环。手镯在古代有很多称谓,“跳脱”就是其中一种。宋计有功所著《唐诗纪事》中有个故事,唐文宗有一天考问群臣:“古诗里有‘轻衫衬跳脱’句,你们有谁知道‘跳脱’是什么东西?”大家都答不上来。文宗告诉他们:“跳脱即今之腕钏也。”白居易《盐商妇》写一个原本家境贫寒的普通女子,嫁给了一个盐商后暴富,由于不事生产,养尊处优,最后胖到“皓腕肥来银钏窄”,连原来的银钏都快戴不上了。
其实在古代先民的生活里,手镯不仅仅具有单纯的装饰功用,往往还带有神秘的宗教色彩。四川成都一座晚唐墓中曾出土过一个空心银镯,里面装有一张印有佛教经咒的薄纸,这不是墓主人个人的偶然行为。清代末年,英国考古学家奥雷尔·斯坦因借考察为名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盗走的文物中,有一张与此类似的宋代经咒印本,上面印有:“若有人持此神咒者,所在得胜。若有能书写带在头者、若在臂者,是人能成一切善事,最胜清净。为诸天龙王之拥护,又为诸佛菩萨之所忆念。”或许,手镯自古就被赋予了能驱凶辟邪、祈佑平安的意义,到今天也是如此。
因为手镯本身所具有的让人敬畏的深意,文人把这种敬意带入了文学创作。梁陶弘景在《真诰》中记述了仙女萼绿华曾赠羊权金玉跳脱。蒲松龄《聊斋志异·白于玉》中写书生吴筠偶入仙境与一个紫衣仙女燕好,临别时,仙女把自己所戴金腕钏送给吴筠留念。多年后,这腕钏还保护了她与吴筠的子孙免受灾难。
现在,手镯作为信物的功能越来越淡了,更不会有什么惨烈的故事与它相关联,但手镯仍然是女孩子们手腕上最美的风景线,古典与现代在不经意间轻轻地结在一起。戴着手镯的姑娘,你可知道古代女性腕上的玉镯常常背负着盟誓的重托?
提起玉意,总感到只可意会,难于言表。然而,一件上品的玉器总是能传递美好的意蕴;通过手感、视觉引起心灵的波动,有的古意深邃,有的祥意一片,有的美意连连……无论是情感的寄托,人格的提升还是心灵的净化,有形和无形的玉意都为我们打开一片空间,让我们思绪随意漫游,让我们的心境怡然宁静。
玉意是一件玉器作品所展示的材质、造型、图案、工艺等给人们总体的感受。古语说“玉不琢,不成器”,因此,玉意的体现是要靠琢磨来实现的,它凝聚着玉工独具的匠心、修炼的技巧和艺术的经营。
一、相玉寻创意灵感
玉器的创作灵感来自于玉质美感和民族文化的启迪。
1、相玉心底宽
所谓“相玉”就是全面的、深入仔细地察看和了解所要雕琢的玉质,把玉料的形态、质地、颜色、巧色、纹理、裂痕、斑点都看透、看清。行话说得好“一相顶九工”,说明“相玉”的重要性,只有做到对玉料充分了解,构思才会随之引发,所以“相玉”是创意之源。
玉器的设计从一开始就把玉料的特性揉进立意、构思之中,它的思考点是围绕玉质的自然属性,即玉的形、色、质等,设计要适应这些特点,利用这些制约,然后展开广泛的联想……
相玉不仅看玉料,更是内观我们玉工的心底。因此,相玉在看玉的本质特征的同时,更多是在自我的心底寻求与玉的特征相吻合的意象感应和物象特征,从而引起玉质和心灵的共鸣,产生创意的冲动。当然,这种共鸣和创意有时是多义的,比如,同一块玉料给不同的玉工相看,会得到不同的题材和款式。因此,相玉是自我心底的反照,你的民族文化底蕴有多深,玉的题材就有多广;你的艺术心底有多宽,玉的形式就有多多。
玉器题材的广泛和表现形式的独特、完美是玉工追求的重要方面,这就要求玉工在长期的琢玉过程中积累有关信息,培养艺术素养,而且,我们要跨界吸取艺术营养,使我们的心底成为艺术的海洋,成为我们相玉和创意的源泉。
2、相玉思路活
深厚的文化底蕴,使我们的知识结构纵横交织,多样态知识积累的碰撞、交流和互渗,激活我们的创意思维,帮助我们突破老套的构思方式,以广泛的联想,灵活的运用,“跨界”的思维方式来“盘活”我们创意灵感。
传统走向时尚,在当代玉器琢磨中有很多经典的传统题材成为时尚的艺术品。经典的传统是永恒的,而我们表现的形式是可以多样的,我们可以融合时代的气息和个性的审美来表现传统题材,因此,在形体、纹饰和雕琢上均要有新意,用活跃的思维与无限的创意使传统题材更趋完美和时尚。
琢玉当随时代,从历代的玉器造型、纹饰、图案中可看到玉文化的传承、变化和发展的轨迹,因此,现代题材的设计思路能成为当代玉器新的亮点,构思可以从现代用语、现代生活、现代形式中寻找玉器设计的造型灵感、造型元素和特定题材。如表现黑瓦白墙的民居风情、山村秀色,又有石窟门样式的城市小景;人物有三十年代的旗袍玉女,又有当代服饰的都市丽人;还有安居乐业(落叶)、人生(人参)如意、知足(蜘蛛)长乐、路路通等吉祥用语,也能成为玉器的新创意、新款式。
艺术形式转换,使玉器的设计有了新的思路。竹刻、砚刻的文人气质融入到玉器的雕琢之中,皮影艺术在籽玉皮色中得到显影,石窟艺术在玉之石性中得到运用,亨利摩尔浑然和空灵的雕塑感,对玉之形的创意有着有益的启示,戏剧艺术启开了玉器题材的新构想,借鉴戏剧人物的表演姿态和舞蹈动作,使得玉器人物更为生动、传情。姐妹艺术给玉器的相玉和创意提供一个广阔的天地,思路活跃,创意无限。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注意的,在吸取其他艺术形式的同时必须保持玉石雕刻的特点,而不能使玉成为其他艺术形式的材质。
相玉创意我们要走出套路,激活思路,保持玉的“本色”,将不同艺术种类的特色化作自己的特殊语言,寻求自身的“有意味的形式”。赋予玉新意。
3、相玉三层面
相玉构思有三个层面,即:“形的启示、色的联想、意的感悟”。
形的启示,在玉器设计中也可称为依势造型,相玉首先是看玉料的形态,因为玉石是自然形成的,其形状各不相同,而有些玉料又经过了剥离杂质、僵块、裂纹等,形成各自奇异的形态。
在形的启示下,构思可以围绕玉料的自然之形,即玉料的性质、纹理、瑕疵等形态而展开艺术想象。由于玉料的品种不同,因此有着不同的特征,如质地的紧密程度,纹理、皮色面积和深度,形态的圆润和俊俏等,这些料形的特质对于设计来说,是一种制约,而对于有创意的雕刻师来说,却是一个启示,灵感由此而来。设计要适应这些特点,顺其自然,充分显示玉质自身的优美语言和表达形式,使创意融于自然的玉形之中。
色的联想,是在玉形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色彩的运用,在玉器设计中也称为俏色巧作。玉料的颜色丰富多彩,如翡翠中有绿、红、紫、黄等色;玛瑙的颜色更为丰富,有红、紫、蓝、绿、黄、白、黑等;岫岩玉的基本色是绿色,常常夹有红、黑、黄、白等色;和田玉中常含有糖红色、墨色、碧色等,而其中籽玉的皮色更为丰富,有枣皮红、秋梨黄、虎皮黄、驴皮色、洒金皮等皮色。玉的丰富色彩为玉的构思产生了广泛的联想,为玉的俏色设计提供了自然条件,利用巧妙就能雕成浑然天成、富有情趣的俏色佳作,这在玉器琢磨中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并且有着较高的工艺价值和艺术价值。
意的感悟,是玉器设计的最高境界,这种感悟来自于玉的本质属性,包括形态、色彩和瑕疵,以及深层的不确定因素,同时还要依靠作者的艺术情感和艺术技巧,自然地把握这些特征,利用这些特点,去发现美、创造美和表现美,深层揭示玉的本质美感,同时和创意密切吻合。因此,这种美感不仅仅停留在玉质形态上、色彩图形上、吉祥口彩上,而是通过玉质形态、图形色彩去表现一种意境,给人以回味和遐思。
国家珠宝玉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王曼君教授介绍有关翡翠标准的应用、发展与前景